张莉
医院药学部
骨质疏松高发于中老年人,特别青睐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骨的力学功能减弱、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雌激素对骨重建过程起调节作用,如果雌激素缺乏则骨吸收增快超过骨合成的增长,造成骨合成和吸收之间的失衡。结果骨质减少,破坏骨小梁微小结构的完成性。骨骼承受正常压力的功能减退,因此即使轻度创伤也可导致骨折。在女性绝经期由于雌性激素的缺乏和甲状旁腺激素的骨破坏增加,导致骨密度的降低。因此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的骨密度降低,特别是绝经后5~10年间,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绝经女性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1及时补充雌激素雌激素参与女性骨骼的形成,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淀,使骨密度升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逆向改变,使骨骼中的钙逐渐流失,导致骨骼疏松。女性绝经后应及时补充雌激素,阻止钙质的流失。在补充雌激素前,医院检查身体,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常用的激素: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诺昔芬。2雌激素:结合雌激素。
2应用骨吸收抑制剂和促进骨形成药物对于不适合或不愿意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妇女,也可接受骨吸收抑制剂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标是降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增加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增加骨密度。二磷酸盐类药物是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剂,绝经妇女可长期坚持预防性治疗。但患有骨软化症及严重肾功能损伤的妇女不能使用。降钙素对破骨细胞的活性具有急性抑制作用,能减少体内钙由骨向血液中的流动量,可减轻骨组织的不断丢失。另外,对骨密度降低引起的骨痛症状具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常用品种:1骨吸收抑制药物:①双膦酸盐类:阿仑膦酸盐、羟乙基双膦酸盐。②降钙素类: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类似物;2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
3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维生素D等是形成骨的重要原料,绝经女性每天钙的摄入量不应少于毫克,可以多吃牛奶、乳制品、大豆、鱼虾、海带、紫菜、黄绿色蔬菜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适量吃些动物肝脏、鱼卵、奶油、坚果、蛋黄、瘦肉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及多晒太阳,以补充维生素D。
常用的钙剂:乳酸钙、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碳酸氢钙、氧化钙、苏糖酸钙、氨基螯合钙。
常用的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绝经女性更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营养应均衡,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应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使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使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加,减少骨质流失。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特别支持)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