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高血压?有多少高血压患者控制住了血压?高血压的基本症状有哪些?两种高血压的区别是什么?高血压能治愈吗?高血压的确诊有哪些特例?人的血压变化有规律吗?血压随季节变化规律是什么?一天中正常血压变化是什么样的?哪些类型的血压变化是不正常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哪个重要?高血压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高血压患者平时应该怎么做?高血压治疗中常见误区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误区二: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应该用药治疗。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因为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菌素耐药的情况。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用好药。误区四: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误区五:血压越低越好收缩压最好维持在-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误区六: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临床普遍使用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紧急降压,目前认为是不合适的。除降压过快外,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诱发心脑血管病。误区七: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除非新品种上市,而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考虑换药。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但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不要因噎废食,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误区九:保健品也能降血压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通知,要求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的分级诊疗试点,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通知要求,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的患者建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社区可以为高血压患者做什么?
有好多朋友在网上问高血压吃降压药及治疗情况,一看问题就是知道:没有进行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这一技术,连基本的高血压治疗原则也没有,高血压控制不好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一、什么是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呢?
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治疗关键又是以控制血压在目标值以下(/90mmHg)。降压药物和生活方式的治疗是一个慢性观察的过程,每个高血压患者,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而这个适合的方案不是一天说了算,也不是专家教授说了算,是要经过几个月的观察才能确定,有的更长时间。故高血压的控制重在基层(因为患者回当地了,只有在当地才方便反复随诊观察)。为了实现更好的控制高血压,国家出台了相关通知(关于做好高血压等慢性病分级诊疗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血压分诊诊疗服务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促进广大基层医务人员惯切实施。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技术。
二、高血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标准
1高血压患者初次到社区医生处,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医院
(1)高血压急症;
(2)多次测量血压水平达3级,需要进一步评估治疗;
(3)怀疑继发性高血压;
(4)合并靶器官损害(心、脑、肾、外周血管病变等),需进一步评估治疗;
(5)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在社区医生处随访的患者,出现下列情医院
(1)血压控制平稳者,再次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
(2)采用大于2种降压药物规律治疗,血压仍不达标者;
(3)血压波动较大,临床处理有困难;
(4)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
(5)随访过种中出现新的严重临床疾病或原有疾病加重;
(6)高血压伴有多重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而处理困难者
3医院的高血压患者什么情况下转至基层随访?
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治疗方案确定的患者。
三、医院对高血压患者分层分级管理的具体内容
葛彩英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全科副教授
沈珑
上海交通大医院内科胸痛中心副主任
今日话题:
高血压的分级诊疗
更多内容,请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长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baoying.com/bjbf/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