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AIX > AIX介绍 > 干货丨一文带你解决保险行业灾备自动化难点

干货丨一文带你解决保险行业灾备自动化难点

发布时间:2023/12/20 18:25:34   点击数:

前言:

自动化切换方案的难点,首先在于系统本身及强关联系统(CMDB)需要尽量在第三方部署,以避免灾难发生时系统本身的失效。其次,灾备切换各种脚本及服务需要建立开发及维护标准,避免由于脚本或者配置变化,真正切换时出现问题导致切换失败。需要定期检视这些脚本和工具,最好的办法是加大切换演练的频率,在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切换本身的日志记录、展示及切换进展跟踪非常关键,在切换异常需要回退时,需要有办法能快速回切。

为了能更好地解决保险行业同行在灾备自动化切换方案及遇到的难点问题,特意邀请同行以及同创永益专家进行在线交流互动,以下是本次交流活动的精华内容汇编,对保险乃至金融行业用户用参考价值。

1、数据灾备中心同步方式应该如何选择?在数据库进行自动切换时如何防止脑裂问题?

在异地或者同城的数据灾备中心建设中,数据同步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选择何种数据同步方式最稳妥安全?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存储复制技术和数据库自带或者第三方的逻辑复制方式,不知是否还有其他方式,且哪类技术更成熟,遇到的问题更少?此外,在进行自动数据库切换的时候如何防止脑裂问题,对于灾难的自动判断依据是什么?

李周华同创永益灾备咨询服务部总监:

数据复制方式按照不同技术实现层次来说,可分为:

1,存储层,如EMCSRDF、IBMPPRC、HDSTruecopy等

2,SAN管理层,IBMSVC、EMCVplex以及Netapp都有产品可归于此类

3,操作系统卷管理,如doubletake、SoftekTDMF、VeritasVR等,国内部分CDP产品及VMWarevSphereReplication等也可归为此类

4,数据库,如OracleADG、DB2HADR、OGG、Shareplex、DSG等

以上都是传统灾备主流成熟技术与产品。也有用户考虑到业务系统高度标准化且对实时性或系统延时不敏感,将数据复制直接在应用系统上加以实现。

目前客户使用云环境部署业务应用的也越来越多,各云厂商针对自身存储及数据库服务也推出了不同的数据复制工具和服务。

如何选择最稳妥安全的技术,需要从灾备建设的需求和系统现状出发,进行企业关键数据、RTO、RPO的分析来考虑。过去灾备建设多采用存储复制方式,因其对应用系统透明、技术成熟度高;但由于目前客户系统越来越多部署在云的环境,且更多客户有双活需求,因此存储复制的技术受到了一定限制。

数据库本身脑裂问题,与灾备系统脑裂产生原因类似,都是由于生产与灾备中心网络中断无法通信,导致双中心均自立为王。需要加入仲裁节点进行裁判判断。灾备切换的技术手段可以自动化,但因对业务影响较大,建议决策还需人工进行。目前推荐采用在双中心一体化运维模式下,进行运维智能化改造,为人工判断决策提供最快最准确的信息决策辅助。

cpc某保险公司存储工程师:

灾备方案的选择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不应该直接来对比技术方案,第一层看业务连续性需求,设计哪些业务应用系统,RTO、RPO的要求;第二层,在一个整体方案需求的前提下,再来看业务系统关联的应用和数据库,设计相应的灾备建设方案,第二层的RTORPO要求会比第一层要求更高;然后才是第三层,也就是在基础架构组件的灾备方案选择,比如网络大二层打通,存储双活或者复制技术,这一层是纯技术层方案,并不直接实现灾备方案,是配合第二层来实现的,RTO、RPO要求更高。

整体方案拆解下来之后,就能真正明确各个技术方案虽然有交叉的点,但是各有侧重。比如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方案是一个第二层的方案,要优于第三层的存储层数据同步方案,逻辑更完整,但是存储同步或复制可以解决存储自身的RTORPO需求,能配合实现应用和数据库的灾备方案。

zhangjunxixjtu系统分析师:

存储复制技术不用担心脑裂。存储双活需要部署仲裁,在两中心通信中断时决策。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baoying.com/bjcs/876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