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发布了电线压出降的计算方法,有很详细的公式,有朋友反映,计算公式太麻烦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朋友并不能立马的算出降压是多少,那么我们今天给出了估算的方法,也是有效的,只要理解了口决,后面也是可以立马估算出的。
1、用途
根据线路上的负荷矩,估算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
2、口诀
提出一个估算电压损失的基准数据,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估出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有三句口决:
压损根据“千瓦.米”,2.5铝线20—1。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①
三相四线6倍计,铜线乘上1.7。②
感抗负荷压损高,10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10上增加0.2至1。③
3、说明
电压损失计算与较多的因素有关,计算较复杂。
估算时,线路已经根据负荷情况选定了导线及截面,即有关条件已基本具备。电压损失是按“对额定电压损失百分之几”来衡量的。口诀主要列出估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数据,多少“负荷矩”电压损失将为1%。当负荷矩较大时,电压损失也就相应增大。因些,首先应算出这线路的负荷矩。
所谓负荷矩就是负荷(千瓦)乘上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是指导线敷设长度“米”,即导线走过的路径,不论线路的导线根数。),单位就是“千瓦.米”。
第一句口决解释:
压损根据“千瓦.米”,2.5铝线20—1。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①首先说明计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负荷矩:千瓦.米
基准数据:2.5平方毫米的铝线,单相伏,负荷为电阻性(功率因数为1),每20“千瓦.米”负荷矩电压损失为1%。这就是口诀中的“2.5铝线20—1”。
在电压损失1%的基准下,截面大的,负荷矩也可大些,按正比关系变化。比如10平方毫米的铝线,截面为2.5平方毫米的4倍,则20*4=80千瓦.米,即这种导线负荷矩为80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其余截面照些类推。
“电压降低平方低”例如36伏,则先找出36伏相当于伏的1/6。此时,这种线路电压损失为1%的负荷矩不是20千瓦.米,而应按1/6的平方即1/36来降低,这就是20*(1/36)=0.55千瓦.米。即是说,36伏时,每0.55千瓦.米(即每瓦.米),电压损失降低1%。
不单适用于额定电压更低的情况,也可适用于额定电压更高的情况。这时却要按平方升高了。
例如单相伏,由于电压伏为伏的1.7倍,因此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应为20*1.72=58千瓦.米。
从以上可以看出:口诀“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都是对照基准数据“2.5铝线20—1”而言的。
一条伏照明支路,用2.5平方毫米铝线,负荷矩为76千瓦.米。由于76是20的3.8倍(76/20=3.8),因此电压损失为3.8%。
一条4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40米长的线路,供给伏1千瓦的单相电炉2只,估算电压损失是:
先算负荷矩2*40=80千瓦.米。再算4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负荷矩大”的原则,4和2.5比较,截面增大为1.6倍(4/2.5=1.6),因此负荷矩增为
20*1.6=32千瓦.米(这是电压损失1%的数据)。最后计算80/32=2.5,即这条线路电压损失为2.5%。
第二句口决解释:
三相四线6倍计,铜线乘上1.7。②
②当线路不是单相而是三相四线时,(这三相四线一般要求三相负荷是较平衡的。它的电压是和单相相对应的。如果单相为伏,对应的三相便是伏,即/伏。)同样是2.5平方毫米的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是①中基准数据的6倍,即20*6=千瓦.米。至于截面或电压变化,这负荷矩的数值,也要相应变化。
当导线不是铝线而是铜线时,则应将铝线的负荷矩数据乘上1.7,如“2.5铝线20—1”改为同截面的铜线时,负荷矩则改为20*1.7=34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
前面举例的照明支路,若是铜线,则76/34=2.2,即电压损失为2.2%。对电炉供电的那条线路,若是铜线,则80/(32*1.7)=1.5,电压损失为1.5%。
一条50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伏三相线路,长30米,供给一台60千瓦的三相电炉。电压损失估算是:
负荷矩:60*30=千瓦.米。
再算50平方毫米铝线在伏三相的情况下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荷矩大”,由于50是2.5的20倍,因此应乘20,再根据“三相四线6倍计”,又要乘6,因此,负荷矩增大为20*20*6=千瓦.米。最后/=0.75,即电压损失为0.75%。
第三句口决解释:
感抗负荷压损高,10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10上增加0.2至1。③
③以上都是针对电阻性负荷而言。对于感抗性负荷(如电动机),计算方法比上面的更复杂。但口诀首先指出:同样的负荷矩——千瓦.米,感抗性负荷电压损失比电阻性的要高一些。它与截面大小及导线敷设之间的距离有关。对于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导线则影响较小,可以不增高。
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线路可以这样估算:先按①或②算出电压损失,再“增加0.2至1”,这是指增加0.2至1倍,即再乘1.2至2。这可根据截面大小来定,截面大的乘大些。例如70平方毫米的可乘1.6,平方毫米可乘2。以上是指线路架空或支架明敷的情况。对于电缆或穿管线路,由于线路距离很小面影响不大,可仍按①、②的规定估算,不必增大或仅对大截面的导线略为增大(在0.2以内)。
图1中若20千瓦是伏三相电动机,线路为3*16铝线支架明敷,则电压损失估算为:已知负荷矩为千瓦.米。计算截面16平方毫米铝线伏三相时,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由于16是2.5的6.4倍,三相负荷矩又是单相的6倍,因此负荷矩增为:20*6.4*6=千瓦.米/=0.8
即估算的电压损失为0.8%。但现在是电动机负荷,而且导线截面在10以上,因此应增加一些。根据截面情况,考虑1.2,估算为0.8*1.2=0.96,可以认为电压损失约1%。
推荐:开启弱电实战技术VIP交流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