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心新书上架啦!
困扰自闭症孩子家长和老师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教孩子开口说话”,但是您知道吗?数据显示,三岁以前的无言语孩子,在接受关键反应训练(PRT)的干预后,超过95%的孩子都可以进行功能性的言语沟通。
那么PRT到底是怎么干预的?它包含哪些内容呢?它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哪些技能?它和其他实证有效方法相比,优势是什么呢?孩子学习动机很弱怎么办?
以上所有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封面及目录页展示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书本内容摘抄
第八章难应付的孩子
1.回避型孩子
在刚开始干预的时候,有一些孩子很是逃避,似乎没什么东西能够让他们有动力学习。只要你接近他们,他们就会尝试离开这个区域,或者停止玩玩具,即使前一秒他们看起来还挺有兴趣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有点创造力,你要意识到孩子的动机正是离开或者逃避你的注意或要求。
因此,这种情景下孩子最有动力学习的词就是涉及逃离任务的词,适合这个场景的词包括:“拜拜”“走”或“完成”。教授这类词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实际上,我们也确实有一些孩子的初语就是“拜拜”,其中有几个孩子甚至会加上挥手的动作。但是要记住,如果孩子说出了“走”“拜拜”或者“完成”,那么你就要立刻提供自然强化物让孩子离开。如果你没有这么做,那你可能就会失去让孩子获得该初语的宝贵机会。
如果孩子在一开始总是想要回避与社交相关的一切事情,那你也不要灰心。一旦孩子意识到这些其实很简单之后,下一次他就可能会参与得更久一些。之后,你可以增加一些词,当他说“拜拜”后,你可以提示说“打开”,然后打开房间的门让孩子离开。当孩子靠近车时,在你开车门之前提示说“门”,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在逐渐增加词汇量。孩子的初语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开口说话。
2.无回应型孩子
偶尔,我们会遇到一些就是没办法学会说话的孩子。不管我们示范了多少遍词,孩子就是没有反应。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有时候嵌入式词组会起到一些帮助。举个例子,我们在开始活动(比如给孩子推秋千)前,可能会说“一、二、三”,然后开始活动。这种形式可以多次重复,这样孩子就能够预计到,在数到三后就会发生有趣的事情。然后,你就可以在数到“二”后稍微停顿一下,给孩子一个说出“三”的机会。如果事情按照我们的设想发展,那么孩子就会在每次得到机会时都说出“三”。
同样的,其他的嵌入式词组还有“预备,开始”。与前面的过程类似,你先说“预备”,然后暂停,等着孩子说“开始”,之后再开始孩子最爱的活动。类似于这样的嵌入式词组还有很多,你甚至也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特定活动自行编造。
3.放空型孩子
得到一些孩子的注意会很难,拿着物品示范物品的命名可能不是对所有的孩子都有效果,因此,有时我们会用非言语提示来获得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