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三伏后的第一天,出伏了!终于可以和三伏天说再见啦!高温不见了,秋风吹来了!当然,养身体也得跟上季节的变化!
出伏以后,全家一定要这么做,帮助养身体,百病全消散,秋冬保安康!
出伏养生食物
红枣
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山药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
苦瓜
苦瓜有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的作用。
马铃薯
土豆的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钙、磷、钾含量都很高,有“地下苹果”之美称。土豆有助于预防高血压也可起到缓解便秘的功效。
茄子
茄子有收敛、止血、利尿、解毒作用。茄子的营养较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西红柿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毒、助消化、凉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
莲藕
秋季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
出伏养生,注意这几点
一、出伏后要防寒
出伏之后,虽然短期内气温不会降得太低,但是比起之前的高温,气温仍有所下降,尤其是早晚比较凉快。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
二、出伏喝粥增强人体抵抗力
出伏之后,早餐若能吃些温热的药膳粥,可说是养生一大良方,中医提醒,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应该从秋天就开始调理保养身体,多喝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三、出伏后要进补
出伏之后,天气逐渐凉爽,人的食欲也逐渐恢复,此时正是进补的好时机,即可以弥补“苦夏”后身体的损失,又可以为入冬抗寒作准备。
出伏养生滋补八个误区
1、不能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不能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3、不能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不能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5、不能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6、不能重“进”轻“出”
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白癜风论坛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