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压控制、达标过程中,
总有一些患者基于认识误区,
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导致影响了疗效和预后。
今天梳理了高血压常见的误区,
一起来了解一下。
误区
血压正常就停药
有患者认为,吃了降压药把血压降至正常,就可以停药。但是,血压在停药后,会再次升高,而间歇用药更易引起血压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愈发严重。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根治高血压的良方,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
误区
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会导致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但有些患者高血压病程长,身体已经耐受不适,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不适不代表升高的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等并发症就为时已晚了。
误区
无需改变生活方式
有患者认为,只要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即可,无需改变生活方式。事实上,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吸烟、酗酒、肥胖、体力活动不足、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控制血压都很重要。
误区
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到12周达标。降压速度过快,反而可能使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
误区
频繁更换降压药物
有患者在服药后,短时间没有看到效果,就要求医生更换降压药物,使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实际上,多数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到4周才能发挥效果。所以,要遵从医嘱,服药一段时间后再评估降压效果。
误区
保健品治疗高血压
有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又听说某些保健品能够治疗高血压,于是盲目依赖保健品进行降压。实际上,现在许多商家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疗效,说其能够代替药物治疗,这些都是错误的。
误区
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
有人觉得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的。这个错误认知在老年人群中尤其突出,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建议65~80岁的健康老年人只要能够耐受治疗,收缩压超过毫米汞柱,就应该接受药物治疗。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
建议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坚持适量运动,
遵医嘱长期用药,
定期监测血压,
实现科学平稳降压,
以期延年益寿。
来源
健康中国;
编辑
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