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AIX > AIX历史 > 云中苗寨,诗意栖居

云中苗寨,诗意栖居

发布时间:2023/12/29 14:23:29   点击数: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www.zherpaint.com/m/

图/YENLJEXDAOX

文/YENLJEXDAOX、DONGBYENFDLIBBEL

月亮山连着大苗山,绵延不断的山连着山,连着黔桂边界,也连着苗家人自古以来的生生不息的家园。

锦洞村,就处在大苗山中,地理位置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苗山北部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交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下辖行政村。村名苗语称GuxGuf,全村均为苗族,操作苗语中部方言南部土语。

锦洞村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余人,全村有四个苗寨,分别是大屯苗寨,小屯苗寨,高矮苗寨,新村苗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锦洞苗寨、姊妹山。

建寨时间大约于明朝末年,已有多年历史。全村均为苗族,风土人情浓厚,文化根源深厚。锦洞苗族最早的礼拜为祭拜祖婆(苗语pidzeitWukWaix),是母系时代(苗语:bubmaisaxbubbad知母不知父)的祭祖遗产,汉族称之为鬼节。据苗族古歌讲:祖先为姜央,与红瑶为亲子民族,与瑶族、畲族同源于盘古氏族。

村寨依山就势,建寨于大苗山山腰之上,按照“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布局,尊重万物生灵,村寨周围是梯田和山林,梯田层层叠叠、山林苍翠,常常看到云雾缭绕,形成与山水合一生态居所,宛若仙境。

村寨分四个组团布局。大屯组团坐北朝南,小屯组团坐西南朝东北,这两个组团都坐落在背后高山延伸的余脉之间,两条余脉宛若双手,托住苗族村落;新村组团坐西朝东在东部布局,而高山北端延伸坐西朝东的为高矮组团。

村寨整体沿着等高线布局,又顺着内部的小地形高低起伏布局。村寨公共空间有两处,一处是村口鼓楼,一处是村中的芦笙坪,道路和村寨布局依据此展开。村内又种植养护诸多小景观林点缀其中,使得整个村落与周围生态环境形成一体。

锦洞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鼓楼和吊脚楼建筑。

苗族鼓楼特色。首先,苗族鼓楼与作为村寨中心公共空间的侗族鼓楼不同,苗族鼓楼建在村口,作为村寨入口标志,从江大歹苗族村的鼓楼也是如此布局;第二,侗族鼓楼主要是群众开会和公共活动中心,苗族鼓楼确实放置鼓在其中,藏鼓所用,苗族公共中心一般是开放式广场——芦笙坪。第三,苗族鼓楼不是密檐顶的“凉亭”,而是重檐歇山顶的穿斗式两层阁楼,底层有栏杆围合,两侧有美人靠,不封墙,二层封木墙,有楼梯上下,两面开窗。

不同于侗寨的苗族鼓楼

苗寨建筑特征。锦洞苗寨现在几乎全部都还是木构穿斗式建筑,只夹杂了较少的现代砖建筑,在建设上还算是传统的苗族村落,和雷公山地区半干栏式建筑的吊脚楼不同,几乎都是全干栏式建筑,大多数是两层的歇山顶建筑,部分为三层的重檐歇山顶,极个别是悬山顶建筑。从空中俯瞰,村寨的“第五立面”非常丰富。建筑多三开间、四开间或五开间,奇数偶数都有,没有严格中轴对称。二层前挑,与雷公山后退上墙不同,这里二层木墙一般直接紧贴外延柱前挑,形成建筑的外廊,二层没有美人靠,中间部分多不封墙,设有木栏,现在有些人家在此处装上玻璃或者落地窗,整体采光较好。

全干栏式木构建筑

我去时正是秋季,恰好在潘先生下体验了一把收稻活动,他家的稻田在宰戈河边的高岗上,梯田中的稻鱼系统保留完好,还种植传统糯稻。收割结束,潘先生将田里的稻花鱼捉来,直接就在田边进行烧烤,特色的烧烤和特殊的调料,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宰戈河金色的稻米烤鱼

锦洞传统苗族建筑保留较好,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也保留完好,其与大苗山环境相互融合,形成景色优美的“诗意栖居”,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感受“天人合一”的人居空间的优良场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baoying.com/jbbj/882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